标准作业程序(SOP)小贴士:
- 聘请员工时别“靠感觉”或“靠经验”,可以用更科学的做法,比如说人格测验工具。
- 设计人事管理的程序和标准时,应针对服务和岗位性质,而有“多套”做法。
- 根据“服务”的性质来撰写适当的作业程序,确保员工和客户之间,能对所提供的服务达成一致的共识。
我们曾经遇过一家企业,是教小孩和成人生存技能的教学中心,10年内开了3间分店,却遇上发展停滞,让我们帮忙整顿。
当中,流程问题和管理工具的问题我们就不多谈了,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阅读之前的文章:
我们这次要来谈谈,员工,得怎么管?
相信对很多老板来说,管理员工是一大难题。一些老板更是认为,什么90后、00后,草莓族、豆腐族,都是太有性格的员工,难以管教。
比如说,请来了两个人,他们的性格看起来类似,学历相等,经过同样的培训,给于相同的工具,赋予相同的权力指示,为何提供的服务,却如此不同?
让我们以这家教学中心为例,让老板们来审视自己的人事管理。如果你的企业是类似的,可以参考如何加强自己公司的内部作业。
管人,别只有“一套”!
一家企业的人事,主要有五大环节,分别是:招、聘、育、审、留。
以这家教学中心为例, 人事就分为行政与专业两群。因此,在人事管理作业程序上,管人不能只有一套,必须有两套。
在服务业设计内部作业程序中,常常必须看企业的服务是属于纯无形(Total Intangible),还是有形+无形(Tangible + Intangible)。
那纯无形的服务,怎么写作业程序?
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,是否只要找到“对”的人肯学习、听话照做、稍微必须有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了。
纯服务也有两大面需要管理,那就是:
- 接受服务的人:顾客
- 提供服务的人:你聘请的服务人员
“靠感觉”,导致客户不满投诉?
如果这两群人没有管理妥当,则很多时候都会有期待差异的状况出现。
所谓的期待差异,当你的销售人员在说明服务项目的时候,顾客认为你的服务层次为A,但实际上提供的服务层次却为B,所以顾客期待值出现真空因而引起不满,甚至投诉。
如果是无形+有形的服务,因为搭配了商品/产品,那顾客在感觉上的落差就没那么大。但是当服务是全无形的时候,顾客只有靠“感觉”。
在这个时候,很多人都认为,那肯定就是提供服务的企业错了。
其实不完全如此,很多时候是思想认知的偏差,接受讯息的一方,根据自己的理解下接受讯息出了偏差,在没有获得很真实的经验前,其实所谓的“懂”也只是”半懂”。
这未必是企业的错,这是人性的问题。
“靠感觉”,导致请了不适当的员工?
但是经营企业,总不能什么都推向人性或归类为顾客的问题,而必须专注管理双方的期望值。
在自己的服务人员方面,第一步骤从清楚定义“对”的人开始,尤其是在人格方面的定义。
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问题,为何同样相似的人接受了培训和采用同样的工具,服务层次却不同。答案就是:人格、人性不一样。
我们推荐企业可以寻找相关人格测验工具,以便进一步清楚了解人格差异,而不是靠感觉或经验。
在执业这么多年,我们最常劝告客户,别期待你的薪水,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格。
其实他们的人格没错,错的是入错行,或者是你的企业没有一套行为训练方案。
想要进一步了解管理专业人士企业的作业程序的步骤与其道理为何,请继续留守3S,或者联系:WhatsApp | info@3sadviser.com | Facebook | LinkedIn .
Read More: